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导致国内外经济形势更加复杂,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更加艰巨,产能严重过剩下的市场竞争加剧、长期持续性的资源短缺等等给混凝土企业带来更深层次的冲击与思考。随着国内疫情的逐渐平稳,疫情防控进入了后疫情时代,虽然病毒依然小范围可能存在甚至局部爆发,然而基本得到控制,在这个前提下,各个企业既需要考虑生产情况又需要考虑发展方向。
首先要紧跟国家政策调整的步伐,树立信心,做好技术和能力储备。
自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投资”后,基建投资一直在加码。如3月29日召开的国常会指出,今年再开工一批已纳入规划、条件成熟的项目,包括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等重大引调水、骨干防洪减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建设和改造等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在稳投资、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愈加凸显。国务院6月1日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生效。此前一天,国务院对外公布《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一揽子政策包括六个方面33项措施。其中一条要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2022年三大政策性银行全年新增投放计划预计不会低于2.5万亿。今年全年新增专项债发行额度为3.65万亿元,2021年末约有1.46万亿元专项债资金结转至2022年使用,两项合计将提供5.11万亿元的专项债资金。而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包括贵州、江苏、北京、上海、山东、浙江、四川、广西、河北等12个省份发布了2022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总投资额合计至少超过25万亿元。
通过这次疫情,特别是上海疫情,大家也看到了超大城市带来的诸多不利。近期,国家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我国为数众多小县城将迎来大发展,也为县域的混凝土行业发展提供了机会。
合理利用各项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在新冠肺炎多点散发、各地疫情防控措施不断加严背景下,相关部委和各省市政府纷纷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帮扶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包括税费减免、延期纳税、灵活信贷、职工培训补贴等。
疫情使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冲击,混凝土搅拌站也不例外,如何规避风险,顺利度过难关,是目前企业考虑的关键。首先得认清现实、明确战略,再做战术准备,必须顺势而为,强化内功,自我提升!
虽然疫情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困境,但同时也带来许多变化。这次疫情带来的Z大变化就是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转变企业的办公模式以及学习方式,如公司转变办公模式,居家办公、视频会议、错峰上班等。在以前,搅拌站几乎没有休息日,与工地捆绑一起连轴转,也客观导致搅拌站的技术人员终日忙忙碌碌,几乎没有学习和提高的时间与空间,而利用这次疫情引发的不利化为有利,也能把损失降到Z低,特别是,要为即将到来的基础建设热潮储备能力,对高速、高铁、市政建设等接触少的行业规范加强学习。
技术人员可以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做好技术培训,加深对技术与规范的理解和认识,强化自身能力,同时,搅拌站也借此机会把各方面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弥补前期管理的不足。另一方面,进行软件和硬件的改造与提升!智能化是所有机械设备的Z终发展方向,未来的混凝土企业竞争也一定是多赛道、多领域、多维度的竞争,尤其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流和数据挖掘工作成为重中之重,融合采购、生产、财务、库存、运输、销售一体化的数据管理成为未来大型混凝土企业经营管理的必修课,引入智能化、信息化的管理与生产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建设单位会把拌站的信息化水平与供应能力和货品质量挂钩考量,认为信息化水平高的搅拌站更靠谱!更看重买卖信誉(合同、方量、质量、售后)和健康安全(无接触配送、签收)。建设单位会把电子签收等信息化工具看做是搅拌站提供的服务保障,因为数据更让人放心!
疫情停产的窗口期也给企业升级留下机会。很多混凝土搅拌站生产厂家还依赖人工生产,因为人为因素会由于各种原因影响生产和品质,因此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尽可能的采用自动化生产设备,模块化生产模式标准化和智能化操控。
场站提升改造!除了软实力的提升,硬实力也是发展的保障与基础!
搅拌站建设的环保化改造。我国多数混凝土搅拌站存在粉尘、噪声和污染,这三个方面要加以改进和提高,在粉尘方面要在粉料的输送途径中加以控制,如水泥简仓上采用进口的除尘器、主楼加装除尘器、螺旋机送料改为风槽送料以及整个站的封闭都可将粉尘降低到Z低程度;在污染方而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如修建废水沉淀池以及二次循环过滤装装置和骨料的二次使用。
加大设备技术研发,采用高科技和新技术来对混凝土搅拌站设备品质进行更新换代,这样可以促进设备生产高品质趋势,用不断创新来促进生产活力。对社会需求来说也是适应了社会对混凝土搅拌站设备的发展要求。
疫情也带来了各个企业资金的压力,调整搅拌站成本管理机制也是重点工作,比如从实验室角度进行配比优化设计以降低成本,搅拌站自己复配外加剂并行成内部营销机制,鼓励员工入股,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的同时也提高员工积极性,调整用工,采取轮岗轮休、缩减工时等措施节约人力成本。另外,在日常开销方面,节约用水用电,这也是减少成本的有效办法。
疫情也提速了新业态,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产业的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正在大量涌现。有企业探索嘀嘀打车式的网络营销服务,搅拌车装载规混凝土产品、超缓凝,流动作业,在城区接受网络订单式服务,随时快速服务工程建设,化整为零,也不失为一种新的可以尝试的营销模式。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业、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节能技术、绿色、智能、环保要求的等等因素正在加速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新冠疫情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基础建材行业转型升级的催化剂,积极探索转型升级路径,通过延伸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完善供应链、产业链,同时采取措施加深上下游产业互信,分散供应链风险,探索供应链多元化发展的Z优途径,分散不可抗力风险,同时尽可能平衡各方的期望意与诉求,打造区域内一定范围的完整供应链内循环,可以有效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
当前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产业仍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从行业长远发展来看,仍要加快培育新市场,拓展新领域,与大型企业合作,积极参与BT、BOT、EPC等项目,打造集科研、设计、生产、施工、运维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格局转变以及产业竞争态势激烈的背景下,瞄准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高端化和知识化,提高产业的附加值、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才能支撑产业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疫情之下,混凝土搅拌站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困难和瓶颈,但如果充分利用疫情的非常时期,化不利为有利,在成本、防疫、项目管理、技术进步、应收款项等各方面做好充足准备,相信一定会战胜危机,渡过难关!